目 录
前 言................................................................................................................... 1
北京市房山区"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 2
一、 房山区建筑业发展现状............................................................................... 2
(一)建筑业产业规模再创新高,对地区经济的贡献趋稳...................... 2
(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4
(三)企业资质水平稳步提升,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4
(四)高度重视技术进步,本土企业质量安全品牌竞争优势持续增强.. 6
(五)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管理逐步规范...................... 7
二、 房山区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
(一)机遇.................................................................................................... 10
(二)挑战.................................................................................................... 14
三、 房山区"十三五"期间建筑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 15
(一)指导思想............................................................................................ 15
(二)发展目标............................................................................................ 16
(三)发展原则............................................................................................ 17
四、 “"十三五"”时期主要任务和举措.............................................................. 18
(一)积极拓展稳定市场,全面加强风险防控........................................ 19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激活行业内生动力........................................ 20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厚植行业发展基础........................................ 22
(四)加强建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3
(五)深化行业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24
(六)提高企业技术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25
(七)全面推行落实品牌战略.................................................................... 26
(八)继续内引外联,综合研究制定房山区建筑业健康发展政策........ 27
(九)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牵线搭桥、政府助手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8
“十二五”时期,房山区建筑业总产值保持平稳增长,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资质水平提升、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拓展外埠市场等方面成绩显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彰显。
“十三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铺开,北京市城市功能和格局深度调整,房山区现代生态休闲宜居新城和高端产业创新发展新区建设全面展开。面对良好发展环境和形势,房山区建筑业亟须抓住机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将改革创新贯穿于建筑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走创新发展、规范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之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房山区及北京市的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房山区“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是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房山区建筑业“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制定建筑业其它各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主要依据为:党中央、国务院、北京市委市政府、房山区委区政府关于建筑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政策文件、《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房山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筑业“十三五”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规划由房山区政府统一部署,由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制。
北京市房山区"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房山区建筑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促进建筑节能环保、推动行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房山区“一区一城”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房山区面对首都功能新定位和本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需要深刻认识外部环境变化,理清发展现状,把握机遇,提前谋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作为传统支柱产业,建筑业在促进房山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还将继续发挥基础、主导、带动作用。为此,特编制房山区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房山区建筑业发展现状
2011年以来,房山区建筑业实施“抓住机遇,拓展市场;开建一体,提升效益;调整结构,做强做优;精选项目,多元发展;科学管理,打造品牌;节能减排,和谐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在管理和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安全质量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取得全面提升,为房山区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房山区建筑业企业承接工程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规模继续扩大。2011-2015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25.5亿元,累计完成开复工面积15189.7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地税入库48亿元人民币。区域建筑业总产值、开复工面积、上缴地税税金连续五年创新高,其中,2011年至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由291.8亿元增长至346.3亿元,净增18.68%;开复工面积由2374.8万平方米增长至3648.2万平方米,净增53.62%;上缴地税税金由7.7亿元增长至10.3亿元,净增33.77%。区域建筑业上缴地税税金占全区总税金比例稳定在16%左右(见表1),建筑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柱作用仍然显著。
表1:2011-2015年区域建筑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年份 |
建筑业总产值 (亿元) |
开复工面积 (万平方米) |
上缴地税税金 (亿元) |
||||
完成 总额 |
同比±% |
完成 总额 |
同比±% |
完成 总额 |
同比 ±% |
占全区 比例% |
|
2011年 |
291.8 |
12.2 |
2374.8 |
14.5 |
7.7 |
33.2 |
16.5 |
2012年 |
293.9 |
0.7 |
2469.9 |
4 |
8.9 |
15.7 |
17.1 |
2013年 |
328.9 |
11.9 |
3279.8 |
32.8 |
10.2 |
15.1 |
15 |
2014年 |
364.6 |
10.8 |
3417 |
4.2 |
10.9 |
6.9 |
16.5 |
2015年 |
346.3 |
-5 |
3648.2 |
6.8 |
10.3 |
-5.3 |
15.2 |
合计 |
1625.5 |
-- |
15189.7 |
-- |
48 |
-- |
-- |
同期,属地建筑业累计完成总产值614.6亿元人民币,累计完成开复工面积411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上缴地税税金19.1亿元人民币(见表2)。属地建筑业企业上缴地税税金占全区税金比例呈现下滑态势,由7%下滑并在5%左右趋稳。
“十二五”期间,房山区建筑业活动活跃,创造出业态新的高度,但本地企业在这一轮建筑活动活跃期表现趋稳。
表2:2011-2015年属地建筑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指标
年份 |
建筑业总产值 (亿元) |
开复工面积 (万平方米) |
上缴地税税金 (亿元) |
||||
完成 总额 |
同比±% |
完成 总额 |
同比±% |
完成 总额 |
同比 ±% |
占全区 比例% |
|
2011年 |
124.3 |
17.8 |
795.2 |
3.6 |
3.4 |
-27.5 |
7.3 |
2012年 |
118.1 |
-5 |
737.5 |
-7.3 |
3.2 |
-7 |
6.1 |
2013年 |
131.7 |
11.5 |
877.9 |
19 |
4.8 |
51.7 |
7.1 |
2014年 |
130 |
-1.3 |
832.6 |
-5.2 |
4.5 |
-5.9 |
6.8 |
2015年 |
110.5 |
-15 |
866.8 |
4.1 |
3.2 |
-29.3 |
4.7 |
合计 |
614.6 |
—— |
4110 |
—— |
19.1 |
—— |
—— |
房山区建筑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不断的进行整合重组,建立了股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到目前为止,除了21家以混凝土构件生产为主的企业外,全区508家建筑企业,484家为股份制企业,95%的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城建集团本着客观看待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圆满完成房城投资管理公司股权历史遗留问题。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经过多方咨询、论证及大量的筹备工作,多次召开房城投资管理公司股权改革工作大会,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圆满完成股权改革计划,形成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了经营体制和公司形式。
2011年以来,全区有资质的企业数量逐步增多,同时资质所涉及专业也有所扩展。2011年度,房山区建筑业有资质企业301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72家,专业承包企业211家,劳务分包企业18家,涉及专业38个。截止到2016年10月26日,房山区建筑业有资质企业已经发展到508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160家,专业承包企业280家,施工劳务企业68家,涉及专业33个(新资质标准取消了8个资质专业,合并了16个资质专业)。
表3:全区建筑业企业资质分布统计表
年份 |
涉及专业 |
施工总承包 |
专业承包 |
施工劳务 |
合计 |
2011 |
38个 |
72 |
211 |
18 |
301 |
2016 |
33个 |
160 |
280 |
68 |
508 |
除数量增多外,房山区建筑业企业专业资质层次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以韩建、房建、龙建、城建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实现了专业资质晋升和高资质就位,其中,韩建取得了房屋建筑特级和工程设计甲级的新特级资质;北京京都新网公司晋升电信专业一级资质,成为北京市第5家取得该项资质的企业。至此,房山区建筑业企业资质已实现涵盖建筑工程专业设计甲级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和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地基与基础、建筑装修装饰、古建筑工程、钢结构工程和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国家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和城市园林绿化二级资质等一系列行业高端资质,为房山区建筑业调整专业结构,向多领域、多元化方向发展和实行工程总承包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筑业产业过于单一、经营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得到一定改变。
房山区建筑业进入“十二五”以来,水利、市政工程项目增多,企业由单一型承包向多领域承包转变加速。同时,企业经营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企业向着集团化、一体化、现代化方向有序发展。“十二五”期间,区内企业承接了第三届亚洲沙滩排球运动会生态体育场项目、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石津干渠沧州支线工程、陕西西咸立体城市一号项目以及其他的城市建设配套工程等项目。房山区韩建集团2015年6月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开启资本运营模式;为增强企业的资本运营水平,该集团还成立了北京睿财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向着投资、融资、担保等一体化方向发展。至此,该集团已由传统的建筑施工发展成为韩建地产、韩建施工、韩建管业、韩建金融四大支柱产业优势互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企业。
房山区建筑业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增强的同时,外埠项目逐步增多,企业外向发展取得成效。目前,房山区建筑业企业已经陆续进入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辽宁、安徽、陕西、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开展工程承包和房地产开发工作。
房山区建筑业通过引进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促使建筑业科技创新力量不断增强。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专业企业合作,房山区建筑企业积极研发、申请国家专利,陆续取得一批国家级工法和市级工法。积极组织参与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制定,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优质工程逐渐增多,获得行业内多项荣誉成果奖。韩建集团组织编制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2项,在争创优质工程方面,先后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和“詹天佑大奖”,实现了建筑领域主要奖项的大满贯,同时,获得结构长城杯52项、竣工长城杯10项,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创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龙建集团连续十二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连胜企业称号、且荣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质奖2项、银质奖16项,荣获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10项,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及北京市工程建设优秀管理小组成果奖项。
表4:房山区建筑业获奖情况统计表
年份 |
鲁班奖工程 |
国优工程 |
詹天佑奖 |
结构长城杯金质奖 |
结构长城杯银质奖 |
竣工长城杯金质奖 |
竣工长城杯银质奖 |
全国优秀项目经理 |
全国优秀施工企业 |
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 |
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 |
北京市优秀建造师 |
2011 |
3 |
2 |
0 |
0 |
0 |
0 |
0 |
7 |
2 |
5 |
4 |
4 |
2012 |
0 |
3 |
3 |
5 |
13 |
2 |
0 |
8 |
2 |
7 |
5 |
5 |
2013 |
2 |
1 |
0 |
5 |
13 |
0 |
3 |
6 |
4 |
2 |
3 |
2 |
2014 |
0 |
1 |
0 |
4 |
0 |
2 |
3 |
0 |
1 |
7 |
4 |
4 |
2015 |
0 |
0 |
0 |
5 |
7 |
0 |
0 |
2 |
1 |
7 |
4 |
4 |
合计 |
5 |
7 |
3 |
19 |
33 |
4 |
6 |
23 |
10 |
28 |
20 |
19 |
“十二五”时期,房山区建筑业企业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管理工作,把加强科学管理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在管理现代化上下功夫,不断创新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水平。加快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管理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强化风险管理等措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房山区韩建集团在加强施工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坚持推动管理创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目前,该集团从行政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综合项目管理到财务管理全部实现了信息化数据共享和业务集成。集团总部、分公司和项目部全部实现网上办公,各项业务实现流程化审批,沟通更加直接,信息更加畅通,工作效率极大提高,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房山区建筑业企业为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除了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了一大批建筑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还通过外聘、引进等多种途径扩充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目前,房山区建筑业企业共有各类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职称人员约1万人,注册建造师3483人,其中一级1317人,二级2166人;各类持证上岗人员49500余人。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为房山区建筑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表5:全区建筑业企业注册建造师分布统计表
级 别 单 位 |
一 |
二 |
合计 |
||||
正式 |
临时 |
小计 |
正式 |
临时 |
小计 |
||
韩建集团 |
67 |
49 |
116 |
50 |
28 |
78 |
194 |
房建集团 |
16 |
11 |
27 |
29 |
31 |
60 |
87 |
龙建集团 |
16 |
15 |
31 |
43 |
10 |
53 |
84 |
城建集团 |
22 |
16 |
38 |
66 |
13 |
79 |
117 |
中铁建工集团 |
447 |
90 |
537 |
25 |
21 |
46 |
583 |
市属其它企业 |
164 |
23 |
187 |
141 |
3 |
144 |
331 |
区属其它企业 |
300 |
42 |
342 |
1561 |
88 |
1649 |
1991 |
咨询、监理、设计企业 |
39 |
0 |
39 |
57 |
0 |
57 |
96 |
合 计 |
1071 |
246 |
1317 |
1972 |
194 |
2166 |
3483 |
人才激励与人才管理方面,各建筑业企业作了大量探索性工作,人才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北京房建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薪金考察制度”,横向对比企业薪酬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防止企业人才流失;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出台了《关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管理的规定》、《关于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补助标准的规定》,对于考取水利、市政等不同专业的注册建造师或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鼓舞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房山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于2014年完成股权改制,进一步凝聚企业员工的战斗力。“十二五”期间,房山区建筑企业为适应首都产业发展定位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面向“精细、集约、高效”为核心特征的生产模式,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1.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房山区建筑业开拓外埠市场的突破口
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政府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全面启动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交通、生态一体化初见成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关键一环,有序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是破解首都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先导和突破口。作为北京西南门户,房山区处于京保石发展轴桥头堡,是中心城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向南部转移的重要疏解通道,形成各行各业以房山区为中心,向内内涵挖潜、向外优势扩展的良好格局。站在时代发展的关键节点,房山区建筑业企业迎来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应当充分利用京津冀重要枢纽节点和辐射带动作用,顺势而为,寻求突破。
2.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建筑业市场容量
“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和发布一系列新型城镇化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措施将在“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逐步落实分解,房山区建筑业市场将得到充分释放。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态园林建设是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四大核心领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安全高效便利的生活服务和市政公用设施网络体系。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带来房山区住宅建设、城镇公共服务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市场容量扩大,也必然会给建筑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稳增长政策及本地重大项目陆续落地,建筑业企业将大有可为
“十二五”末期,国家及北京市抑制经济持续下行的稳增长政策频频出台,落实稳增长举措的督查更加严格,北京市又面临市区功能调整、行政机构东迁的重大行动。
就房山区本地建筑市场来讲,依据“一区一城”新房山发展思路,建设现代生态休闲宜居新城、高端产业创新发展新区的战略部署,将会有一大批生态旅游休闲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农业示范区等建筑项目落地,带动房山区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企业将大有可为。一是棚户区改造和城乡结合部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和谐宜居可持续,一增一减一体化”要求,市政府未来三年将用不低于30%的固定资产投资到城乡结合部,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实现增绿减人,而房山区有青龙湖、良乡、拱辰等6个乡镇在该范围之内;二是首都第二机场建设,房山区处在“半小时”经济圈,具有区位优势;三是北京市与张家口联合申奥,必将带来“冬奥景气”,这对于房山区建筑业的发展是利好消息;四是水利工程建设,2014年5月21日,国务院提出在近两年和“十三五”期间,要先后建成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包括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源保护、生态治理、灌区建设等工程,具体到房山区将启动南水北调良乡供水厂,青龙湖集中供水厂,中小河道防洪主体和清洁小流域综合处理、污水处理、水质治理项目。
具体在商务楼宇开发建设中,包括北大创业训练营、中美科技创业产业园、北京双拥军人创业园、房山超级蜂巢、首创奥特莱斯二期、京煤集团总部基地、北京中融安全印务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包括云居寺文化景区、北京文化硅谷、国际红酒城、乐高主题度假村、张坊国际赛车谷等重大项目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方面,北京农业生态谷将引进一批重大项目,现代科技农业建设有序开展,如长阳科技园、海聚基地、物流基地等功能区建设;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加快融入市区重大通道工程建设,包括轨道交通燕房线及周口店支线、南水北调巡线路、京良路西段、丰良路、108国道二期等重大项目。
4.建筑企业迎来多项金融利好政策,资金瓶颈有望突破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融资模式,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PPP模式),特别是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等领域,提倡社会投资与政府投资有机结合。2014年底国务院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探索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BOT(特许权协议)等投融资模式,装备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最先受益。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认为部署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重要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可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允许境内外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通过公开竞争,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在既有市场需求又能突破资金瓶颈的前提下,建筑企业在市政公用事业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施工等领域迎来多项金融利好政策。
5.全国建筑市场统一开放,内稳外拓时机成熟
2014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进一步放开建筑市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招标投标监管方式,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与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制度,强化建设单位行为监管,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体系。2015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要求各地优化建筑市场环境,消除市场壁垒,推进建筑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统一开放,促进地方开放建筑市场的措施。在房山区建筑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也为房山区建筑业企业在更大范围承揽工程、更广泛地展开建筑企业间合作带来机遇。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发展信用经济、建设统一市场、促进公平竞争、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文件的落实取得了积极效果,为房山区建筑业企业运营解套松绑,盘活大量被占用资金。
1.经济新常态对房山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房山区建筑业发展增速放慢,有两年还出现负增长。作为以房屋建设为主体业务的房山区建筑业,随着建筑市场需求结构更多地转向大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同时,房山区建筑业企业经营规模有限,不能争取到银行更多的授信额度,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资金短缺。企业如果不能积极调整结构,在转型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商业模式与服务内容,将会在新时期面临被动局面。
2.建筑技术管理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将更加紧张
房山区建筑业的技术管理人才缺乏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仅就建造师数量来看,房山区加上临时的一级建造师,总数刚逾千人。从国家推行城镇化从整体布局上看,东部省份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中西部省份以发展工业为主,这就将导致原先从事建筑业的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分流。继续留在东部地区发展的,有部分人转向服务业,原先从中西部过来的建筑行业打工者,当家乡的工业发展起来后,一部门人会选择回到家乡进工厂工作。建筑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减少,用工难问题将加剧,用工成本将会进一步提高。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务将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在企业需要稳定的劳务队伍的同时,劳动力需求的高技术、高素质、高工资也将对企业造成挑战。
3.新资质标准对于房山区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于2015年相继开始实施,建筑企业需要按照新标准完成资质就位。建筑企业特级资质就位时,把信息化作为保级的必备条件之一,建筑行业必须自觉加强信息化。今后的趋势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协同设计、协同施工,并综合运用虚拟仿真、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等自动化监控技术和管理手段,这对房山区的建筑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4.财税体制“营改增”改革带来新挑战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家税务总局预计2015年完成营改增改革,范围扩大到全行业,但目前除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四大行业外,均已完成营改增。四大行业营改增是大势所趋,建筑业的主要成本是劳务工人的工资支出,这部分是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名义税负上升,可抵扣部分少,这对采取内部承包形式的建筑业发展是个大挑战。
房山区建筑业“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将改革创新贯穿于建筑业发展各个环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做专做特;抓好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培育知名品牌企业,推进建筑工业化、信息化,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借势发展,融合发展,与本地经济的新增长点互为机遇,相互参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与专业建筑公司协作配合,拓展新领域,增加新业务,加快走出去步伐;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政府为建筑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保持全区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稳步发展仍保持。“十三五”期间,通过建筑企业的共同努力,继续保持建筑业在房山区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全区建筑业上缴税金占全区17%以上,其中,属地建筑业企业上缴地税税收占全区地税税收的6%以上;带动本地就业达到6%以上。
二是工程质量再创优,重大事故零目标。加强提升进入高端建筑市场的专业施工能力,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区建筑业企业建设工程获得国家鲁班奖、长城杯工程奖、国优工程奖等奖项数量保持或高于“十二五”时期,确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零目标实现。
三是资质更新全就位。组织和引导房山区建筑业企业按照2015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新标准全面完成企业资质就位。
四是结构调整再进步。提高自有或专有技术业务比重,提高基础设施及非房建业务比重,提高外埠业务比重,提高境外业务业绩,增加服务模式创新业务。标准化管理企业数量增加,水平提高。专业特征明显企业增加。
五是节能减排全达标。推广安全耐久、节能环保、便于施工的绿色建材,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能源梯级利用和高效利用。保证开发建设项目100%通过节能审查和环境评价,完成各项节能减排指标。严管施工现场和渣土运输,在土方工程5000平以上工程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大幅减少扬尘污染。
一是走创新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摆在重要核心位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建筑业作为房山区重要支柱行业,更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具体到房山区建筑业应重点在以下方面大胆创新,寻求突破,一是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二是管理制度创新,三是商业模式创新,四是融资模式创新。将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建筑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房山区建筑业工程建设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走规范发展之路。当前,行业无序竞争的局面正在扭转,企业将面临诚信与严管的新考验。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动态监管,充分利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依法清理不符合资质资格条件、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强化清出管理。建筑业企业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充分认识“两年行动”对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增强全体员工依法建设、诚信经营的意识,同时以项目为核心,抓住关键环节,创新多项制度,强化法人管控,把规范市场行为贯穿到建设全过程。
三是走多元发展之路。当前,业主对建设工程服务需求的综合性和集成性、对转移风险的诉求越来越高,从项目的前期策划、项目融资、规划设计,到设备采购、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几乎所有环节,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模式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因此,建筑企业都必须拥有全生命周期理念,纵向整合价值链资源,前端介入项目投融资,后端介入施工后的项目运营,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把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建材业等上下游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拉伸产业链,提高利润率和抗风险能力。为此,房山区建筑业企业应立足主业,坚持多元化发展。
四是走绿色发展之路。节能环保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2013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我国城镇新建建筑要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既要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又要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所以,房山区建筑企业要关注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并考虑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绿色建材业,继而进一步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
五是走开放发展之路。抓住一切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机会,更新观念与理念,与房山区发展机遇相结合。以项目为核心,与外埠高资质优势企业寻求合作,与信息、制造、金融、物流、房产开发行业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与房山区同业间展开围绕品牌的积极合作,借势发展,联合发展,开放发展。
“十三五”时期,房山区建筑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市场保有量,适应建筑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继续加快结构步伐。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及协作能力的培养;发现和培育自己的核心承包能力,在差异化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迎合建筑业规范发展趋势,培育建设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走建筑业大中小微企业的全面发展之路,发展以专业班组为特点的专业小型分包企业;与房山区的发展定位相结合,与旅游业、制造业、观光特色农业等新经济增长点借势融合发展和与其他相关产业、业内强势企业的合作发展;政府主管部门要“监管”、“服务”两手抓,加强区域建筑市场、质量安全的监管,抓住质量安全这一根本目标展开监管工作,其他方面则逐步放松管制,让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同时调动协会力量,加强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内容和质量。
总体上,一是企业要稳定市场任务,层层落实经营目标,落实机构和人员,跟踪目标项目不放松。二是瞄准房山区及北京市重大发展机遇和落地项目,寻求总包和专业分包机会。三是关注危旧房改造市场,发挥本企业优势,争取进入。四是继续关注外埠和“一带一路”项目机会,通过自身力量和合作方式,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具体空间市场上,一是在京津冀地区可以发挥本地区位优势,鼓励房山区建筑企业以合资、合作或者投资收购等方式,在房山区旅游休闲、体育健身、医疗养老、工、商、农业等重大项目上寻求投资、建设、运营机会,争取与其他产业的借势融合发展。承接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棚户区改造、城乡结合部三年行动计划,借助城镇化、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首都第二机场建设、联合申奥等利好政策,引导企业选择优势领域、重点区域,大力开拓市场,争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建设等项目。二是面向全国建筑市场,以房山区重点龙头企业为先锋,结合企业高资质就位实际,努力与外埠当地企业对接或独立承接工程项目,形成工程总承包与专业分包有机配置、区内与区外两个市场并重的良好格局。三是稳步进入国际市场,支持房山区企业依托已进入的海外市场,在海外成立企业。同时,充分发挥房山区地理、信息优势,抓住北京国际型建筑业骨干企业众多的条件,搭船出海,合作开拓,战略上打持久战,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拓展业务领域,努力熟悉国际惯例和当地环境,持续拓展企业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认真履行建筑企业职责,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业主委托项目。
针对未来市场风险日益加大的形势,企业一是要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二是甄别项目风险,严格考察业主的资金落实和资金支付、专业管理能力和诚信状况等。三是加强在手项目的风险管理,加强应收款的合同支付节点管理和支付形势预判管理。四是对于投资项目要做好投资风险的全面评估,明确投资权益边界。五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工程的风险防范。
制定结构调整规划。以企业“十三五”规划为载体,所有建筑业企业都需制定本企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规划,确定企业5-10年业务结构、区域结构布局、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确立方向、目标、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
优化供给侧端口。以新资质就位为契机,引导总承包企业优化内部组织机构,加快拓展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的能力,以适应未来房屋建筑工程减少,基础设施工程增加的新形势。以开放的姿态,与行业内外、境内外、更高资质等级的业内企业、区内建筑业企业,建立各种合作和联盟,争取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有投资能力的企业应当切实发挥投资对于建筑市场的拓展作用,带动承包业务发展,同时也不排除以投资的稳定回报为目的的投资业务的拓展。
抓重点,转方式。重点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向开发与建造、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方向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元业务领域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同时,应注重防范行业同质化过度竞争现象,构建主线一致、各有侧重的差异化格局。
扶持中小微企业。促进中小微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出台中小微建筑企业扶持政策,尝试放开1-30人小微型建筑业企业的市场准入,不设资质,简易登记,减免税收,提供融资、信息、政府采购优惠、培训等公共服务,拓宽中小微建筑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发展改造维护维修等零散建筑服务承揽能力,激活行业内生动力。
围绕需求侧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紧密围绕业主及总承包的专业需求,支持建筑施工企业通过采用先进工业化、信息化建造技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培育留住人才的沃土。通过房山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依托良长、窦店两大城市组团和中关村房山园,构建“双核五基地”的总体战略布局,打造吸引建筑人才创新创业的硬平台和提升保障建筑人才落户发展的软实力。
重点引进或培养高端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结合建筑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以高端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为重点,重点引进一批懂施工和设计、懂成本测算、精通合约管理的高端工程总承包管理人才队伍,重点引进或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与商务谈判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努力打造一只精通政策、规则、业务的PPP项目经营管理高端人才队伍。紧密结合房山区龙头企业的研究基础和专业特长,积极组织编制修订行业标准,研究学习新技术、新工法和新成果,将建筑业科技创新与“五基地”(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北京海聚工程高科技产业园、北京良乡高新技术产业东区及西区)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建筑业科技创新人才活力。
加强建筑工人队伍建设。面对建筑劳动力资源“量”的流失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应注重加快建筑工人技能培训,从“质”上提升劳动力技能。依据从业资历能力,统筹提高建筑工人从业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建筑工人工资水平与职业培训等级相挂钩机制,实现技能水平与收入挂钩,引导工人走职业化道路,以此解决劳动力资源减少、专业素质、待遇层次不高的问题。建立房山区或京津冀统一的建筑工人职业技能鉴定登记备案系统,解决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社保不连续、技能培训鉴定不系统的问题,同时便于分析建筑市场劳动力供需关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先培训后上岗,构建适应建筑业行业特点和要求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换挡至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筑科技创新是建筑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建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步伐,以建筑企业为主体,依托在房山区落地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以中关村房山园区建设为契机,引进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高教园区研究单位的协同合作,推进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互联网+”与建筑业的有机融合,初步形成建筑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
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逐步改变建筑业单纯依靠规模扩大的发展模式,注重提高队伍人员素质,提升建筑业的科技、管理、标准化水平,使行业科技进步与产业规模同步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应用体系,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工法的技术储备,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增大工程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业技术更新和创新。尤其是要注意专业承包特长的培育、维护和发展,在未来的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主动。
以建筑科技创新平台为媒介,促进成果应用转化,鼓励原创性新技术和新工法优先在房山区内及房山区企业间开展试点工作,综合开展效果评估,加强示范工程的宣传工作,全面激发建筑业科技创新活力,努力使科技创新在房山区建筑业发展进程中蔚然成风。
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进一步统一开放本地建筑市场,融入京津冀地区,辐射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政府应加强对建筑企业改革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引导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剥离、主辅分离等方式推动改制。引导房山区建筑企业深化法人治理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积极融入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树立企业现代管理形象,追求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进一步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引导非公有制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将非公有制建筑企业纳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诚信信息采集、报送、发布、使用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建筑市场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加快房山区建筑市场信用平台与北京市级、国家级平台联网互通,实施企业信用评级与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税费优惠相结合的政策,争取国家级、市级试点工作在房山区开展。
深化企业资质管理改革,指导建筑企业增强对于施工现场的管控能力和力度,纠正和防止有资质企业成为“牌子”公司、“空壳”公司倾向,强化有资质企业围绕项目的工人组织、资源调配、技术把关、现场管理等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营改增”新要求,严格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8月出台的《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做好房山区建筑工程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的认定查处工作。对达不到资质标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依法及时实施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加强建筑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能,建立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
针对未来更加注重差异化竞争的市场,企业一是要围绕本企业承包优势,结合市场需要,确定科技投入重点,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技术优势,包括专利、工法、材料、设备、技能优势和整合优势,加以提炼、维护、提高,支撑本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二是通过加强企业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用有特色的、高于一般水平的、卓越的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向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品质以及品质承诺,赢得市场,取得发展。
全面实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5年1月印发的《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制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八方主体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质量终身责任。相关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必须签署承诺书,对遵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行为进行承诺,承诺书作为工程合同的附件,存入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全面落实永久标牌制度和终身责任信息档案制度。
配合北京市建委完成《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关配套实施细则的制定,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法规体系。依托房山区重点项目落地,通过与高水平企业对接,学习借鉴他们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经验,努力提升本地企业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推行质量管理过程的“五个标准化”,即工程质量管理行为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工程质量执法监督标准化、质量事故隐患排查及治理处理标准化。
政府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切实履行质量监管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和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信息公开力度。
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增强其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的自觉性,发挥其在控制质量安全、规范市场行为中的中坚作用。
品牌价值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获得行业认可的一张名片,应继续巩固在过去多个五年规划期间取得的成果。一是确立品牌特征,即名称,服务内容,服务特色。房山区建筑业在现有四大公司已有品牌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明确其各自特点和发展方向,给市场和社会在区分度上有更为强烈的印象。二是发掘建设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是建立在核心竞争力基础之上的,品牌价值的建设维护过程也是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过程。三是宣传维护品牌价值,以已取得的“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和“詹天佑大奖”等国家级工程为示范样本,进一步扩大宣传和推广,在建筑市场上,在社会上,采取专业手段和一切的可能条件和机会,打出品牌知名度,取得公众认可和传播,禁止一切有损企业品牌的经营行为。四是进一步创优夺标,争取让房山区建筑业企业在北京市属建筑企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争做行业排头兵,为拓展京津冀区域范围内业务增加筹码。五是取得品牌价值回报,通过企业品牌价值的扩散、转让和基于品牌的业务范围拓展,取得应有的品牌价值。
房山区区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十三五”时期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制定上应当实现七个方面的结合:扶持先进战略性产业发展与促进建筑业等传统产业稳健发展的结合;开放房山区建筑市场与促进本地建筑业企业健康发展的结合;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与优化企业公共服务的结合;实现建筑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和加大企业诚信信息公开力度的结合;本地建筑业与本地发展机遇的结合;本地建筑业发展与外地进入房山优势建筑企业的结合;本地建筑企业以品牌为核心的结合。
除了继续落实立足本区域、面向京津冀、涉足外埠及国际市场的战略举措,在推进房山区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打出一套多部门相协调的政策组合拳。包括发改部门在招投标过程中的改革政策、人社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培育和建筑从业人员社会保险政策、招商引资部门招商谈判与带动本地就业的联动、建设主管部门的市场准入与企业资质管理等等。总体来说,既要统筹市场统一开放和本地就业的关系,又要统筹经济转型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建筑产业调整期的关系。政府部门应积极向来房山区开发建设的投资方推荐本地优秀建筑企业,搭建双方相互了解,开展互信合作的平台。
适应新形势,行业协会应不断谋划,充分发挥第三方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牵线搭桥、政府助手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充分调研建筑业企业,了解企业诉求,为企业诉求与政府政策制定工作牵线搭桥,加强企业间的经验交流,促进合作共赢,探索劳资对话机制,形成行业生态和谐共赢局面;二是鼓励行业协会建言献策,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使之成为政府有力助手,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企业联合抵制同业恶性竞争和行业不公平竞争,组织开展行业各类人员专业培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质。